對於台灣媒體的無力感與日俱增,尤其是電視新聞,一天24小時強力放送,就像跳針一樣的重複性非常高,最難得的是5台以上的新聞報導都一起跳針,從2012年初的日本女留學生被殺害、makiyo和友人毆打司機、林來瘋之後到年中的李宗瑞偷拍、林益世貪汙接著年末的10歲男童割喉案,電視新聞只播出有收視率的消息,搭配聳動標題、名嘴開講,幾乎隔絕了其他全球的重大消息,蒙蔽了國際觀,彷彿把觀眾鎖入牢房,不見天日。

  回頭看那段我並沒參與道的民主開放浪潮,當黨禁報禁戒嚴一一開放,正是台灣自由民主百花齊放的歷史時刻,這些改革不僅使國際間看見了台灣的進步,更讓我們以身為台灣人而驕傲。然而曾幾何時,百家爭鳴的媒體由於不斷擴張的自由權利,變成了財團壟斷、受利益驅使、企業政府砸錢置入的平台,而媒體本就並非慈善事業,他們的宗旨仍是賺錢營利,當媒體人逐漸失去自覺,背棄教化人民的神聖使命,剝奪觀眾知的權利同時,我們期待脫離政治控制的媒體已轉變成市場導向的偏頗媒介。蘋果日報與壹週刊的入侵,使台灣人民的口味被養的越來越重,標題不夠聳動-不看,字體不夠花俏-略過,談話不夠麻辣勁爆-轉台,當媒體發現民眾的口味喜好時,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,達到高收視率,記者們紛紛搶獨家、做假新聞、挖名人隱私,狗仔文化盛起;報紙為增加銷售量天天遊走法律邊緣,放上誇張標題,血腥暴力色情圖片充斥版面,家長想讓孩子遠離不宜的資訊防不甚防。綜藝節目的高收視使某些新聞頻道也跟進這些低級趣味、八卦話題,記者穿的不像記者,文學、文化素質參差不齊,新聞報導對國家、世界大事著墨甚少,對八卦消息卻能鉅細靡遺的列出,因大眾等於市場等於金錢,媒體為迎合大眾逐漸形成收視率掛帥的情況,很多優質節目面臨收視率不佳而被電視台高層下令停播的窘境,在市場囚籠裡的台灣媒體中有完整的論述與例證。

suyur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